2010/12/14

關於亞里斯多德《政治學》

本部落格陸續提供由兩位碩士生以亞里斯多德《政治學》為文本所撰寫的評論(共五篇),特貼文於此,應當有助於修課同學閱讀典籍和準備學期考試。

在此感謝兩位碩士生的協助。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七到八卷:《政治學》與政治科學


  1.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皆提及立法者應藉助音樂教育致人類靈魂和諧,以符合城邦至善的目的。依亞氏的政治學,城邦的目的為自足,自足除了在總體層面指國家對外安全,在個體層次指個人衣食無慮和靈魂的合宜。在此,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的期待一致,寄望藉由個人靈魂治理朝向僅存於理念上、人間不可得的理想城邦,音樂教育乃為達城邦自足而作準備。《政治學》篇章的頭尾構築了理想城邦的圖像和途徑,政治實相和哲人期望不斷交會卻又難以接合,而成為人間困局。
  2. 政治的和實踐的生活是最值得選取也是人必然的生活。亞里斯多德認為,有人摒絕實際事務、崇尚逍遙自在和無所作為並非正確,要達到最優秀的城邦,必仰賴善良的行為,因為「幸福就是活動,公平與智慧的行動就是高尚目的的實現。(1325a34)善良行為和城邦幸福為同一件事,因而實踐的生活才是最優良的生活。但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對善的定義和如何生活的價值觀不同,加上因貧富差距造成各種至善觀的角力,亞里斯多德推薦的最值得選取的生活,便不一定造就出安定,使得政治的和實踐的生活通常是充滿衝突的生活。然這種意見紛擾的生活,卻因人本性上的不甘心,仍不斷試圖從中突破或提昇,而未改其作為最值得選取之生活的價值。政治是衝突,人的政治性使之不得不置身其中並對抗求安定又衝突的矛盾。
  3. 政體並非天生穩固,任何類型的政體都難免於流變,政體的傾覆成為常態,若欲阻止政體流變,便需人力予以鞏固,混合政體是鞏固政體的最佳方法。各階層的平等觀差異來自財富和自由,混合的方式是尋求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折衷,包括採用兩種政體的立法、尋求兩體制的折衷方案及抽取兩政體的特徵且加入法律中等三種準則。可稱為完美的混合政體必須在「折衷之中就已經有了混合,因為兩個極端都在同一折衷中表現出來」,而使混合而成的政體,同時具有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特徵,或者乾脆都不具有,既可以被稱為平民政體又可以被稱為寡頭政體」。(1294b15-19, 35-40)政體鞏固的目的為滿足城邦至善,但流變又為政體無可改變的、近乎天性的趨勢,混合政體只能盡可能維持安定,而無法避免政體走向覆滅;政體混合只能延續政體腐敗而不傾頹,政體研究和政體混合都無助達到城邦的至善。
  4. 所有政體其實皆為混合,其中亞里斯多德又以中間階層執政最為理想。以中間階層為混合政體的意涵,不限於社會各階層的官職和權力分配。亞里斯多德寄望中間階層具備自由和財富以外,尚養成理性和中庸的德性,這項兼具貴族及貧富兩端的特質的組合和優越,正是亞里斯多德阻止政體流變且趨向城邦至善的關鍵主張。但中間階層執政在經驗上卻難以實現,原因在於具有中庸德行之人難尋,此外,在財富總額與人數上,中間階層皆要大於富人與窮人的總和。最後,還需獲得其他階層信任才得掌權。以上三種條件缺一,便無法達成理想的混合政體,也無法達成亞里斯多德欲以人間最佳政體阻止政體流變的主張。
  5.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從城邦目的到政體研究的討論順序,其實是從政治哲學經由政治再到政治科學的轉變。人總對生活懷有美好嚮往而追求完美,但因人類群居、彼此相互依賴,又難免為追求各自的至善而議論、衝突,對「人應如何生活」的價值衝突就是政治的展現。政治科學以政體研究為主要課題,以意見為知識探求的對象,深入其中,認識群體生活之整體,而成為進行治理的必要知識。但政治科學若始終囿於現實,只滿足於政治勢力與貧富關係的描述與預測,不思超越,以追求人間之最佳政體,最終仍達不到城邦至善。世人明白現狀的不完美卻又試圖超越,教育便成為人之智慮亟欲用以改變現狀的重要途徑之一。政治科學為旨在養成政治家的自由教育提供關於政治生活的切事描述與分析,並期能在客觀的現實政治勢力分析以外,本於政治哲學的任務,認識政治事物之本性和探求正確的與良善之政治秩序,(Strauss, 1959: 12)領世人思索正確的生活。這就是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之本旨出於政治哲學的關透過周全的政治分析,創建兼顧應然與實然的政治科學。然這項知識上的並重,其實是表現出擺盪於追求至善之不可得與鞏固現狀之不可及之間的困境及思索脫困之道的恆久行動。
關鍵字:《政治學》、政治科學、政體研究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四到六卷:政體研究的政治性


  1. 政體研究旨在根據城邦的客觀條件、社會條件與法制條件,得出可行之最優政體,尋繹鞏固之道,使之更易長久維持。人皆要求平等和公正,但因貧富差距使各階層的平等標準不同,政體內便出現不同的正義觀和平等觀,因評價標準不同而起的爭端和衝突便難以避免,合宜的權力安排即誰適合掌權便成為必要的探問。因此,政體免於覆滅的關鍵在於讓眾人覺得自己被平等地對待,從而在權力與財富分配上,合宜地安排眾人的生活,使之安居樂業。政體研究的目的便告滿足,政體研究的政治性亦由此彰顯無遺。
  2. 亞里斯多德稱以共同利益為目標的君王制、貴族制和共和制皆為正確政體,但哲人並未解釋及誰有權力認定共同利益的內涵。城邦各階層或勢力對公共利益的內涵各有不同觀點,本就難有同一的主張。若逕以單一階層(或執政者)所認定的共同利益作為政體本旨,這類政體便很難符合真正的共同利益,亦難謂正確政體。此外,以共同利益作為正確政體的君王制、貴族制和共和制,在歷史上不僅極為少見,而且是不穩定的。其實世上各類政體的常態是傾向覆滅的,縱使出現良好政體,也常流於腐化,無法持久,這可說是政體的自然傾向。亞里斯多德所稱三種正確政體只存於概念且作為政體比較之參考點,而非真實可行或長治久安的政體。
  3. 由於各政體極容易偏離政體原初的公正原則而產生政體的流變。究其原因,不同階層為求平等而導致內亂,有時鄰近國家的強大,也可能導致政體的轉變。任何政體並非天生穩固,政體更迭和覆滅是常態,因此需時時關注城邦勢力的均衡並適時給予合宜的調整。政體研究在瞭解各類政體的本旨和變化的原因後,因應國民財富分配狀況與階層關係,做出符合多數人公平觀的權力安排和官職分配,以達政體鞏固的研究本旨。
  4. 然而,政體研究不可能鞏固任何政體。亞里斯多德提出混合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的共和政體,混合的方式則是從財富分佈狀況開始,結合兩種政體的特質,即窮人與富人/自由與財富。共和政體結合社會不同階層的平等觀,保持政體的持久安定。但亞里斯多德認為由中產階級執政才是共和政體的最佳狀態,因中產階級安分守己、聽從理智,可仲裁窮人和富人。但若中產階級的人數少於窮人和富人的總和,中產階級執政的共和政體將難以出現。國民財富的總量與分佈狀況雖攸關政體穩定及最佳政體之建構,然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並未論及。
  5. 政體是讓大多數人安定度日的權力安排,政體研究的目的是使各類政體長治久安。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透過議論政體之好壞,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追求經濟自足和城邦安定。人的政治性使人難以迴避「人應如何生活」的價值抉擇,人致力求善但無法因此去惡政體研究證明任何政體皆難免傾頹,人又致力尋求安穩可行的政體,這除了出自人之政治本性,也是人追求超越與完善化的天性的展露。
關鍵字:政體研究、平等觀、混合政體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一到三卷:政治科學的城邦本源



  1. 哲學的切事面為治理,政治科學是進行治理的必要知識。政治科學是哲學的延伸,也是哲學取自且為世人生活之圓滿的側面。政治科學是置身且針對群體生活之整體的實然與應然的整合性(integrated)知識。政治科學認識各地習慣、風俗和價值,並考量城邦的客觀條件,如地理區位、營生活動、產業、人口結構等,在符合當地居民價值趨向的範圍內,設計出可行的最佳政體。探索可行之最佳政體的政治科學家運用這個學科關於人之生活的整體的知識,為同胞提供「人應如何生活」的明確方向,以實現最佳秩序
  2. 城邦乃生活共同體自然生成之最圓滿狀態,所實現的善即為人人與城邦皆得自足的至善。就個體而言,自足是指安居樂業與友誼生活;就總體(城邦)而言,對內即為人民衣食無虞,通貨充足,無待他求;對外即為國力足以自保,安全無虞。治理是為追求城邦的至善,此一善之圓滿境況乃兼指個體與總體的自足。自足即為城邦的本性也是目的。
  3.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強調人無法脫離群體而活的群居天性。人天生處於政治生活之中,政治生活就是城邦生活,「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也可解為「人是天生過著城邦生活的動物」。但人又比蜜蜂更是政治的動物,因其擁有語言能議論善惡是非,就城邦事物進行爭辯,從而轉化為行動,其目的仍是不離追求城邦的至善。亞里斯多德的『政治』所蘊含的群居與語言之雙重意涵,除了揭示城邦之本質和人之本性,還指出城邦公民當如何經營合宜的群居生活以追求兼取個體與總體的自足。那就是在公民議論以外,尚需權力的正確安排,才得實踐這項自足的目的。因此,政體原理之探究仍是以古典政治哲學的「人應如何生活」論題為目的,而非單純的類型分析與比較。
  4. 政體是擁有最高權力的官職的某種制度或安排,在此政體是城邦的組成方式,政體改變即表示城邦生活方式的改變,「只要組合的形式已經不同了,一切共同體或組合物發生變異,……城邦的同一最應歸結為政體的同一」(1276b5-10)以追求至善為目的的城邦必需政體的配合,而政體之優劣則以能否實現城邦至善為比較標準。政治科學關注政體原理、類型和比較,其目的在於尋繹實現城邦至善的最佳權力安排,離開這項目的,政體研究便無自足之價值與評判之依據。
  5. 最有助於實現城邦至善的政體即為最佳政體,政體涉及權力與官職的安排,誰適合掌權便是必要的提問。亞里斯多德認為多數人統治優於少數人,但其統治不在於判斷的優越,而在於能讓民眾接受並視為當然以維持秩序,這就是統治的標準。陶片放逐法之例則是為實現眾人所認為的正義和平等,放逐財富或政治勢力出眾之人,即在一個城邦中,不會有人特別傑出超越眾人,眾人自認彼此對待,一視同仁,這就是正義,也是平等,更是人們最能接受的諸善之最大公因數。治理重秩序,最多數人接受就是最穩固的秩序。政治科學要考量現實條件,既難讓所有公民成為好人、具備美德,則讓多數人掌權以求最佳政體。陶片放逐法雖讓合乎哲學家的至善理念無由追求與產生,但卻能契合於眾人的至善觀,後者不再是單數或大寫的『善』,而是流通於日常生活的龐雜意見。這項放逐傑出或特異之人的普遍作法足證多數人的價值才是維繫城邦秩序的關鍵,多數人執政才是最佳的權力安排。政治科學即是通曉意見與知識之別、實然與應然並重而以建立和維繫可行之最佳政體為目的的知識,那是關於生活之整體的整全性知識。



    關鍵字:政治科學、最佳政體、城邦

    2010/12/07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第四到六卷






    良善之城邦需要教育
    1. 對於每一個人和對於城邦共同體以及各種各樣的人群,最優良的生活必然是同一種生活。亞里斯多德認為擁有幸福的生活就要使整體城邦追求德行、不偏離正道並實踐之,因為善良的行為即是目的,如同那些認為一個人的好生活在於財富的人,當整體城邦充滿財富時就會有極大的快樂。但並非每個人對德行都擁有相同的態度,因此一個精明的立法者的目標就是把城邦中的種族結合在一起,盡可能的擁有幸福。
    2. 政治家和立法家應了解構成一個幸福城邦的要素,以便產生優良的政體。亞里斯多德指出人口要考慮數量和性質,他認為應以城邦的自由人數量為基準,適當的人口控制、劃定的疆界並施予法律,良好的法律就能產生秩序使城邦內的人自給自足。政治家和立法家尤其要讓城邦內的公民應具備互相友愛的德行,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同伴或朋友更容易激發人類不甘屈服和統治的心。
    3. 城邦以自足的生活為目標,就必須考量城邦內部的階級種族分配的資源和職位。這包括了城邦和共餐制的位置、德行的生成和政治行為都需要閒暇,亞里斯多德區別了成份跟部份,他認為工匠、農民只是城邦的成份,而武裝人員和議事人員是城邦的部份,他們才是選擇正確的目標和行為,引領城邦整體迎向善。
    4. 想成為一個善良的城邦,故其內部的公民就必須是善良的。亞里斯多德認為人要通過本性、習慣和理性三種途徑成為善良的人,因此要藉由教育學習,將優良的事物植入公民的靈魂,因為人如果偏離了高尚的生活,則城邦就不是幸福的。除此之外,還要結合立法的力量關心城邦公民的婚姻狀態,考慮公民生育的時間,並在孩童出生之後用自然的差異來劃分,監督兒童的成長,並且用記憶和教育彌補自然的不足。
    5. 立法者最應關心青少年的教育,教育他們如何適應生活其中的政體。亞里斯多德的教育劃分為讀寫、繪畫可用於生活的知識層面,體育使人勇敢,音樂則可讓人放鬆幾點,其原因在於人群居並非像動物殘暴的結合,而是伴隨著溫順的性格。他認為人的本性是為了閒暇,因為閒暇才能帶來幸福、快樂的感受,故除了體育訓練人勇敢,他認為學習音樂可造就青少年良好的判別能力和欣賞能力,音樂帶來陶冶的作用要取其中庸,因此亞里斯多德最終教育的目標乃是中庸。
    6. 生活在一個城邦中,無論是任何政體,人都脫離不了應該如何生活的命題。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點出人是政治動物,自給自足是城邦的目的,但人與人之間會為了平等而產生衝突,因此穩定城邦、引領整體的幸福,必須要由教育調和至中庸,中庸內同胞的關係將沒有衝突,趨向穩定的政體,然而這卻可能抹煞了人之間的政治性。


    關鍵字:良善、教育、中庸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第一到三卷

      政治的實踐與穩定


      1. 政治必須實踐,因此要考察人的生活環境,以了解政體實行的程度。每個城邦之所以有不同政體,乃由於人們不同生活所組成,而社會結構像是財產、門第、賢能不同出現貧富差距,因此產生了民主制和寡頭制、綜合兩者之混合制,以及用武力統治的專制型王政。
      2. 亞里斯多德用各式變型的政體,作為成就城邦最好生活方式分類,最好生活方式就是善的生活,而善存在於中庸,政體就是一個公民團體的生活方式。亞里斯多德推崇中產階級的不極端,認為國家應要讓平等的公民們組成社會,彼此成為朋友,這是政治社會最好的組織形式。
      3. 政體的長久和城邦內部的質與量相關,質代表自由出生、財富、文化,而量則代表著數目的優越,藉由考察質和量變動的性質、煽動來源和行動之原因以保障各政體的穩定。亞里斯多德認為人們煽動大多為了追求平等,伴隨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化,政體若要保持則必須培養公民間的友誼,外加立法以防範涉及煽動和被煽動的人們。無論任何政體,城邦的掌權者須觀察公民的生活,維持中庸,防止不合政體的方式出現。而建立政體必須理解各城邦公民性質的不同,加上行政機關的分配,以維持穩定。
      4. 亞里斯多德認為無論人的處境為何,都無法脫離政治,因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城邦對他而言不僅是公民生活的場域,也是政治的場域,因此掌權者如何治理,公民應該如何和他人生活、產生秩序,以及城邦整體的自給自足、保持穩定正是城邦的目的。城邦的政體不同,代表著在一個環境下,公民之間有等第上的分別,因此藉由彼此了解,以便衡量能做和不能做到的。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強調平等,誠如他所主張的「友誼」,因為唯有朋友之間的關係才是平等和信任,公民之間才不會有不公道煽動之心,但如何可能忽略人擁有資源、天賦的不均,轉而將公民與公民的關係導向平等,將是政治家和哲學家的難題。


      關鍵字:政治、穩定、中庸

      2010/12/01

      關於部落格

      這個部落格是為課程和同學而設,雖不要求修課同學加入,成為共同作者,但積極鼓勵同學多就各週授課主題,發表見解或提問。透過這個公開的平台,讓其他同學或同好參與課程進行。書寫除可自我訓練表達,引發議題與交流常是學習過程中的最寶貴的收穫。希望同學們加入。申請程序如下:


      一、申請gmail帳號。

      二、將以上帳號寄給本課程教學助理碩士班二年級楊茹涵學姐(jillyang0203@gmail.com),並告知您的姓名、學號和班級後,學姐將會開放部落格權限,邀請您成為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