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第一到三卷

政治的實踐與穩定


  1. 政治必須實踐,因此要考察人的生活環境,以了解政體實行的程度。每個城邦之所以有不同政體,乃由於人們不同生活所組成,而社會結構像是財產、門第、賢能不同出現貧富差距,因此產生了民主制和寡頭制、綜合兩者之混合制,以及用武力統治的專制型王政。
  2. 亞里斯多德用各式變型的政體,作為成就城邦最好生活方式分類,最好生活方式就是善的生活,而善存在於中庸,政體就是一個公民團體的生活方式。亞里斯多德推崇中產階級的不極端,認為國家應要讓平等的公民們組成社會,彼此成為朋友,這是政治社會最好的組織形式。
  3. 政體的長久和城邦內部的質與量相關,質代表自由出生、財富、文化,而量則代表著數目的優越,藉由考察質和量變動的性質、煽動來源和行動之原因以保障各政體的穩定。亞里斯多德認為人們煽動大多為了追求平等,伴隨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化,政體若要保持則必須培養公民間的友誼,外加立法以防範涉及煽動和被煽動的人們。無論任何政體,城邦的掌權者須觀察公民的生活,維持中庸,防止不合政體的方式出現。而建立政體必須理解各城邦公民性質的不同,加上行政機關的分配,以維持穩定。
  4. 亞里斯多德認為無論人的處境為何,都無法脫離政治,因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城邦對他而言不僅是公民生活的場域,也是政治的場域,因此掌權者如何治理,公民應該如何和他人生活、產生秩序,以及城邦整體的自給自足、保持穩定正是城邦的目的。城邦的政體不同,代表著在一個環境下,公民之間有等第上的分別,因此藉由彼此了解,以便衡量能做和不能做到的。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強調平等,誠如他所主張的「友誼」,因為唯有朋友之間的關係才是平等和信任,公民之間才不會有不公道煽動之心,但如何可能忽略人擁有資源、天賦的不均,轉而將公民與公民的關係導向平等,將是政治家和哲學家的難題。


關鍵字:政治、穩定、中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