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七到八卷:《政治學》與政治科學


  1.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皆提及立法者應藉助音樂教育致人類靈魂和諧,以符合城邦至善的目的。依亞氏的政治學,城邦的目的為自足,自足除了在總體層面指國家對外安全,在個體層次指個人衣食無慮和靈魂的合宜。在此,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的期待一致,寄望藉由個人靈魂治理朝向僅存於理念上、人間不可得的理想城邦,音樂教育乃為達城邦自足而作準備。《政治學》篇章的頭尾構築了理想城邦的圖像和途徑,政治實相和哲人期望不斷交會卻又難以接合,而成為人間困局。
  2. 政治的和實踐的生活是最值得選取也是人必然的生活。亞里斯多德認為,有人摒絕實際事務、崇尚逍遙自在和無所作為並非正確,要達到最優秀的城邦,必仰賴善良的行為,因為「幸福就是活動,公平與智慧的行動就是高尚目的的實現。(1325a34)善良行為和城邦幸福為同一件事,因而實踐的生活才是最優良的生活。但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對善的定義和如何生活的價值觀不同,加上因貧富差距造成各種至善觀的角力,亞里斯多德推薦的最值得選取的生活,便不一定造就出安定,使得政治的和實踐的生活通常是充滿衝突的生活。然這種意見紛擾的生活,卻因人本性上的不甘心,仍不斷試圖從中突破或提昇,而未改其作為最值得選取之生活的價值。政治是衝突,人的政治性使之不得不置身其中並對抗求安定又衝突的矛盾。
  3. 政體並非天生穩固,任何類型的政體都難免於流變,政體的傾覆成為常態,若欲阻止政體流變,便需人力予以鞏固,混合政體是鞏固政體的最佳方法。各階層的平等觀差異來自財富和自由,混合的方式是尋求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折衷,包括採用兩種政體的立法、尋求兩體制的折衷方案及抽取兩政體的特徵且加入法律中等三種準則。可稱為完美的混合政體必須在「折衷之中就已經有了混合,因為兩個極端都在同一折衷中表現出來」,而使混合而成的政體,同時具有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特徵,或者乾脆都不具有,既可以被稱為平民政體又可以被稱為寡頭政體」。(1294b15-19, 35-40)政體鞏固的目的為滿足城邦至善,但流變又為政體無可改變的、近乎天性的趨勢,混合政體只能盡可能維持安定,而無法避免政體走向覆滅;政體混合只能延續政體腐敗而不傾頹,政體研究和政體混合都無助達到城邦的至善。
  4. 所有政體其實皆為混合,其中亞里斯多德又以中間階層執政最為理想。以中間階層為混合政體的意涵,不限於社會各階層的官職和權力分配。亞里斯多德寄望中間階層具備自由和財富以外,尚養成理性和中庸的德性,這項兼具貴族及貧富兩端的特質的組合和優越,正是亞里斯多德阻止政體流變且趨向城邦至善的關鍵主張。但中間階層執政在經驗上卻難以實現,原因在於具有中庸德行之人難尋,此外,在財富總額與人數上,中間階層皆要大於富人與窮人的總和。最後,還需獲得其他階層信任才得掌權。以上三種條件缺一,便無法達成理想的混合政體,也無法達成亞里斯多德欲以人間最佳政體阻止政體流變的主張。
  5.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從城邦目的到政體研究的討論順序,其實是從政治哲學經由政治再到政治科學的轉變。人總對生活懷有美好嚮往而追求完美,但因人類群居、彼此相互依賴,又難免為追求各自的至善而議論、衝突,對「人應如何生活」的價值衝突就是政治的展現。政治科學以政體研究為主要課題,以意見為知識探求的對象,深入其中,認識群體生活之整體,而成為進行治理的必要知識。但政治科學若始終囿於現實,只滿足於政治勢力與貧富關係的描述與預測,不思超越,以追求人間之最佳政體,最終仍達不到城邦至善。世人明白現狀的不完美卻又試圖超越,教育便成為人之智慮亟欲用以改變現狀的重要途徑之一。政治科學為旨在養成政治家的自由教育提供關於政治生活的切事描述與分析,並期能在客觀的現實政治勢力分析以外,本於政治哲學的任務,認識政治事物之本性和探求正確的與良善之政治秩序,(Strauss, 1959: 12)領世人思索正確的生活。這就是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之本旨出於政治哲學的關透過周全的政治分析,創建兼顧應然與實然的政治科學。然這項知識上的並重,其實是表現出擺盪於追求至善之不可得與鞏固現狀之不可及之間的困境及思索脫困之道的恆久行動。
關鍵字:《政治學》、政治科學、政體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