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一到三卷:政治科學的城邦本源



  1. 哲學的切事面為治理,政治科學是進行治理的必要知識。政治科學是哲學的延伸,也是哲學取自且為世人生活之圓滿的側面。政治科學是置身且針對群體生活之整體的實然與應然的整合性(integrated)知識。政治科學認識各地習慣、風俗和價值,並考量城邦的客觀條件,如地理區位、營生活動、產業、人口結構等,在符合當地居民價值趨向的範圍內,設計出可行的最佳政體。探索可行之最佳政體的政治科學家運用這個學科關於人之生活的整體的知識,為同胞提供「人應如何生活」的明確方向,以實現最佳秩序
  2. 城邦乃生活共同體自然生成之最圓滿狀態,所實現的善即為人人與城邦皆得自足的至善。就個體而言,自足是指安居樂業與友誼生活;就總體(城邦)而言,對內即為人民衣食無虞,通貨充足,無待他求;對外即為國力足以自保,安全無虞。治理是為追求城邦的至善,此一善之圓滿境況乃兼指個體與總體的自足。自足即為城邦的本性也是目的。
  3.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強調人無法脫離群體而活的群居天性。人天生處於政治生活之中,政治生活就是城邦生活,「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也可解為「人是天生過著城邦生活的動物」。但人又比蜜蜂更是政治的動物,因其擁有語言能議論善惡是非,就城邦事物進行爭辯,從而轉化為行動,其目的仍是不離追求城邦的至善。亞里斯多德的『政治』所蘊含的群居與語言之雙重意涵,除了揭示城邦之本質和人之本性,還指出城邦公民當如何經營合宜的群居生活以追求兼取個體與總體的自足。那就是在公民議論以外,尚需權力的正確安排,才得實踐這項自足的目的。因此,政體原理之探究仍是以古典政治哲學的「人應如何生活」論題為目的,而非單純的類型分析與比較。
  4. 政體是擁有最高權力的官職的某種制度或安排,在此政體是城邦的組成方式,政體改變即表示城邦生活方式的改變,「只要組合的形式已經不同了,一切共同體或組合物發生變異,……城邦的同一最應歸結為政體的同一」(1276b5-10)以追求至善為目的的城邦必需政體的配合,而政體之優劣則以能否實現城邦至善為比較標準。政治科學關注政體原理、類型和比較,其目的在於尋繹實現城邦至善的最佳權力安排,離開這項目的,政體研究便無自足之價值與評判之依據。
  5. 最有助於實現城邦至善的政體即為最佳政體,政體涉及權力與官職的安排,誰適合掌權便是必要的提問。亞里斯多德認為多數人統治優於少數人,但其統治不在於判斷的優越,而在於能讓民眾接受並視為當然以維持秩序,這就是統治的標準。陶片放逐法之例則是為實現眾人所認為的正義和平等,放逐財富或政治勢力出眾之人,即在一個城邦中,不會有人特別傑出超越眾人,眾人自認彼此對待,一視同仁,這就是正義,也是平等,更是人們最能接受的諸善之最大公因數。治理重秩序,最多數人接受就是最穩固的秩序。政治科學要考量現實條件,既難讓所有公民成為好人、具備美德,則讓多數人掌權以求最佳政體。陶片放逐法雖讓合乎哲學家的至善理念無由追求與產生,但卻能契合於眾人的至善觀,後者不再是單數或大寫的『善』,而是流通於日常生活的龐雜意見。這項放逐傑出或特異之人的普遍作法足證多數人的價值才是維繫城邦秩序的關鍵,多數人執政才是最佳的權力安排。政治科學即是通曉意見與知識之別、實然與應然並重而以建立和維繫可行之最佳政體為目的的知識,那是關於生活之整體的整全性知識。



    關鍵字:政治科學、最佳政體、城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