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5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一



修昔底德(Thucydides)以發生於西元前431-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為主題寫成的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其中援引許多演說辭和辯論,用非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加深本書的客觀性。主旨在談論波希戰爭後,希臘人分為兩大集團─雅典及拉西代夢,雙方衝突、爭辯的背景,最後闡明戰爭發生的真正因素:雅典的崛起,使斯巴達產生對於現實利益的恐懼。

起初的導火線是科林斯和科西拉的衝突,之後轉變為雅典(Athens)和拉西代夢(Lacedaemon)為了支援、幫助其底下的同盟,導致雙方發動戰爭。拉西代夢發現雅典的勢力日益增長,除軍事力量和民主政治外,從同盟得到的納稅金足以購買需要的軍備對抗他們,而雅典擁有的海上城市腹地更可以提供足夠的糧食。最重要也最令他們恐慌的是:希臘大部分的區域幾乎都已臣屬於雅典。

有趣的是,兩大集團為決定戰爭與否召開了會議,各方派出代表對於「主戰」或「反戰」不同的主張企圖說服自己的公民,但都脫離不了自身同盟的利益、榮譽。因此,從這整部戰爭史中可以了解現實社會裡,國家(人)對利益的渴望、利益的屈服還有利益的蠻橫才是生存的方式。然而,國家或者人的利益往往必須藉由「包裝」呈現,不能坦然告知其目的性。故衍伸了以下幾個問題:領導人說服公眾的過程中,是否應該說真話?說了真話公眾是否相信?還是公眾慣於被謊言綁架?

線上原典閱讀: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英文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