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7

克里托〈提問六〉97113024

如果政治只會使人墮落或不易保持純正,哲學家教人為善、明辨是非,其用意何在?若哲學未能使政治清明、使政客皆為政治家,世人何需哲學?

    首先,我們必須分辨政治和哲學的目標,就現代而言,政治的目的可以視為「提升群體生活的品質」,而蘇格拉底對於政治則認為「理想存在於一個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他認為只有哲學家才有統治他人的能力。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政治的目的是為了導向幸福或是更接近幸福的生活,而以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角度來說,他主張所有事物以及人最終目的便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在於追求善甚至是至善。從這裡看來,即使政治會使人墮落,哲學家教人向善,明辨黑白無非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追求幸福,所以哲學家並不是期待人人非得當政治家不可,更多時候他是希望我們能更了解何謂是幸福,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皆有所不同,因此我們能夠選擇理念相符合的政治家,藉由他們來替我們發聲。

    至於提及政治不免會想到許多向下沉淪的例子,然而我們仍舊必須藉由政治,其制度、力量來維持社會的和諧,就如同法律一般的不可或缺,政治隱含了上位者對下位者用權力或思想的統治,我認為在社會中的主流思想必須是具有正面以及向善的意涵,試想一個情況,在一個社會之中,當我們討論的議題最後的都呈現消極的結果,最後將會導致政治的瓦解,如同中國道家的無為思想所認為一樣,在其經典之作<道德經>裡我們可以看到「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無為無不為」(第三十七章)等言論。假使哲學不能使政治清明,我們仍仰賴它對於人本身的約束,透過哲學能夠讓政客對社會具有一種無形的道德感,讓這個社會存在著正面的力量,我們透過哲學的角度去省思這個社會的行為,就像蘇格拉底一樣,他就是對於社會的行為有很多不同的省思和不解,純粹站在一個不同於政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也許政治會使人墮落、不易保持純正,但是這個社會還是需要政治的存在,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可以穩定社會的一個準則;也許哲學不能使政客成為政治家,但是這個社會還是有哲學家的存在,是因為我們需要的也許不是哲學所期待明辨是非的智慧,而是一種讓社會安定可以得到幸福的一個途徑。在一般人的感受上,政治或許比哲學的存在更有意義,因為政治是直接讓每個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哲學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會因人的感受強度而有所差異,不是最重要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哲學不見得是與政治相衝突,而是相輔相成,因為哲學跟政治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全人類得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